









🛩️卡塔尔的42°C阳光,朋友断舍离,以及飞机上的灵魂对话
Hello Hive 家人们👋
今天是 Hive 连续打卡第58天!很开心地说一句:卡塔尔第二天啦
🛬落地卡塔尔,第一感觉:热!但美!
这次落地卡塔尔,一到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手机上显示的温度是 42°C,体感如火,出门走两步就像进了烤炉 🥵 所以我很识趣地决定——先宅着!
不过,宅在卡塔尔,也是可以很有美感的:
🏨 酒店是 Holiday Villa Hotel Doha,标准套房,居家风拉满。有厨房、客厅、沙发、会客区,还有新鲜的蝴蝶兰花装点,每个角落都有着形态各异的杰作,仪式感拉满!外面42度房间22度,人生就是选择呆在哪种温度里,哪里凉快待哪里,哈哈哈!一个人住但不孤单,一边咖啡,一边看泳池派对(没有比基尼ʕ •ᴥ•ʔ……我就不晒图啦)有种“被好好安排”的感觉。
🍽 早上吃的是东南亚风味早餐,饭香混着香料味儿,咖啡很顺,窗外蝴蝶兰看着都精神,算是我的【生活感出差套餐】了。
📷太热不出门,那就用眼睛收集“雕塑与故事”
虽然没能近距离打卡卡塔尔国家博物馆和几个清真寺(真的太晒了☀️),但一路的路边风景和雕塑,倒也别有风味。
比如那些路边站得笔直的马雕像,还有那些融合了阿拉伯传统和现代建筑风格的建筑,很多建筑不大,但都很精致、很有设计感,明显能感觉到这个国家在用审美“控场”。
🕌 卡塔尔虽然不大,但精致得刚刚好。有一种“低调而不失高级”的存在感,细节里透着一种沉稳的文化自信。
📱朋友圈清理计划启动!
回到酒店后,我做了一件重要的事——开始清理朋友圈,建立“思想加油站”小群。
不是情绪化操作,而是趁着安静的时刻,想给自己的“数字生活”做个断舍离。
👋删除、静音、分组——不是绝交,是精简,尤其在休假远离工作期间。
我只留下能真正共鸣、偶尔互动的人。每周还给自己定了一个小任务:主动跟一个不常聊但惦记着的人打个招呼。
你会发现,很多关系是靠一个“主动打招呼”激活的。而很多“只看不说”的朋友,留着也没意义。
✈️飞机上遇到灵魂搭子,聊了n个小时
今天要特别分享一下旅途中的一个小确幸:
在飞往卡塔尔的飞机上,遇到了一位去葡萄牙的姐姐,年纪轻轻,41,三个孩子,国际婚姻家庭(其父是葡萄牙人,她是混血儿)政府部门工作,但我们一聊就是 5 个小时,天南海北啥都聊。英语➕葡语双重交流模式,她也加我whats APP了。祝她旅途愉快!
最让我震撼的是,她居然能那么清晰地聊婚姻观、父亲角色、孩子教育、艾滋病高发区的原因甚至社会结构变化。
她说:
“男人可以再笨也不能缺席家庭。孩子不该被限制,而是被鼓励去探索世界。”
“作为女性要提升认知,得靠不断阅读和接触不同的人。哪怕在中国过得非常一般学历很低的人在这里也可以称为老板获得更多尊重和好口碑”
这些话不是从哪本书里抄的,是她一边喝水一边很认真地说的,语气坦然、想法透亮。我真的当场刮目相看。世界这么大,居然能在飞机上碰到这种聊得来的“陌生熟人”。
📚学习打卡持续在线中!
尽管是中转状态、飞行+落地疲惫感拉满,我还是坚持完成了每天的学习任务:
多邻国葡语第 408天 ✅
英语泛读连续第 3068天 ✅
每一次打卡不是为了数字,而是告诉自己:这条路走得慢没关系,但一定得走到底。
🍽️结尾小彩蛋:我喜欢这样充满冒险的每一天,在别人眼里可能不理解,不稳定。🉑我就是各种不确定因素下解决问题的帮手,让他们能够依赖,被陌生人需要是一种幸福。还有交了两个新朋友:一个8岁小妹妹在坦桑尼亚读国际小学,一个高一小男孩在摩洛哥🇲🇦读高一,真的很喜欢这种缘分!
💬今日关键词:
卡塔尔初印象|朋友圈社交断舍离|飞机上的灵魂对谈|东南亚风味早餐|设计感国家|42°C避暑套餐|交新朋友|学习打卡不掉线|鸡腿饭里的幸福感
Hive家人们,你最近有没有经历什么「清理→遇见→再认知」的瞬间?欢迎评论区跟我聊聊!
明天继续更新我的小旅程,希望还能遇到更多灵魂有趣的人~❤️
感谢🙏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