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起床,我便带着老同学和她女儿,去了家附近那家“老南昌拌粉”。桌上摆着各色调料,老板娘手速飞快,一套行云流水的操作下来,三份拌粉就好了。孩子不吃辣,我和同学选了微辣,还多加了脆嫩的藕片,再各配一碗热汤,一顿地道早餐轻松解决。

这家拌粉滋味很正,没让盼了十三年的同学失望。孩子吃不完的,她接过去吃完,尽是满足。虽说店里的汤不是传统瓦罐蒸的,但口感丝毫不差,总算让她尝到了正宗的南昌味。我赶紧拍下照片发去同学小群,瞬间让远在其他城市的伙伴们羡慕不已。纷纷说道:“我也想去,我们也想吃”。看来南昌的美食让大家都很难忘啊!

早餐后,我们去了菜市场,计划中午在家做饭。老妈掌厨,食材得备得丰盛些:两条鲜活的鲈鱼,十只21元一只的江苏大闸蟹(老板特意说明不是阳澄湖的)。同学从江苏来,在南昌倒又吃上了家乡味的蟹。我们还选了茭白、芋头梗这类她们不常见的菜,再称点卤菜,算下来有十几种食材,毕竟我还喊了另外两位在南昌的同学一起聚。

“要不要去学校看看?”我问同学,她立刻欣然同意。从家出发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我们从侧门进校,停好车后步行逛校园:路过操场、大礼堂、教学楼,最后特意去了食堂。同学念着当年爱吃的茄子包,想趁早上看看有没有得卖。可走进食堂才发现,空间像是被隔去了一半,心心念念的茄子包也没见着。


走到中心湖边,同学指着对面的树林,对女儿说:“妈妈以前和我对象,就常在这儿约会。”她口中的“对象”,是我们班的班草,又高又帅。在我内心我一直觉得戴眼镜的男生不可能称为帅哥,直到见了他才改观,他长得白白净净的模样,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款式和汪涵的有些像,不过他那副是有镜片的,就是这样也阻挡不了他的容颜。可惜毕业后两人分道扬镳,这段校园恋情终究没能延续。

从校园深处到校门口,我们拍了不少照片,多希望能将时光定格在2008到2012年的那些日子,可终究回不去了。校门口当年常去的“老四川川菜馆”早已换了招牌,正围着围挡装修;倒是里面那家“川人川菜”还在营业,想起那时,吃川菜在我们这群学生里,还是件特别流行的事。这场校园忆青春之旅,就在走走停停中结束了。

回到家,我帮忙洗菜,同学则陪孩子们在客厅玩耍。没多久,另一位同学来了。她是大连人,毕业后留在南昌工作,嫁了位南昌老公,成了地道的南昌媳妇。还有一位本地同学,因为临时有事来不了,最后就我们几人先聚了。

饭桌上,我们有说有笑,格外热闹。大家在我家一点不拘束,轻松又自在。
For the best experience view this post on Like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