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行记(11)
大理有着各式各样的景观,有海拔三四千米的苍山,澄澈明亮的洱海,争奇斗艳的鲜花,陡峭蜿蜒的群山以及古朴秀丽的建筑。早在去云南之前,就听说过大理“风花雪月”四景,“风花雪月”分别是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这一词如今已演变为一种特色文化符号,蕴含着大理钟灵毓秀的自然禀赋与卓尔不群的人文内涵,并成为云南人文化归属感、自豪感的一种寄托。例如白族姑娘的帽子也寓意着“风花雪月”:穗子代表着下关的风;上面的花型刺绣代表着上关的花,帽顶的白色代表苍山的雪,形状弯曲就像是洱海的月。还有其他一些民族设计也有它们的体现。
大理之行的第一站我们定在双廊古镇的丽思漫·洛夕酒店,这家酒店就在双廊古镇门口,中午从白沙古镇退房再坐车去大理双廊,到达的时候已经下午两点半了,正好到了下午茶的时间而房间还没有打扫好,我们就先到大堂去吃了下午茶。下午茶挺丰盛,味道也不错。
等到打扫好后,我们一推开房门,就看见了一望无际的洱海,再推开门,走到阳台上,便能嗅到风里吹来的一股咸湿味道,远眺能看到蓝天中朵朵白云,它们就像裱花袋里挤出的奶油一样排列得井然有序,俯瞰湖面,细看还能发现一层薄薄的浮萍。
洱海本不是海,只是一个因地质运动,高原地区发生断裂下陷,积水而形成的湖泊。云南地区因远离海洋,传统上将大型湖泊称为“海”,而洱海形似人耳,因而得名洱海。其实洱海相较于滇池面积还更小一些,滇池应该更像海一些吧,那为什么不叫“滇海”和“洱池”呢?
之后就去古镇四周闲逛了一下,这里的景色与丽江大不相同,数米之外便可看见开阔的水面与岚烟缭绕的山峰,以及很有闲适氛围的布景,在这里能体会到度假一般的轻松闲适。忽而看见了水面上的一片残荷,一只小船,配合着远处黛青色的山峦、层层叠叠的云朵,使人不自觉地想到了古诗或古画中描摹的场景,这只小舟上似乎应有一位老渔翁,闲闲地垂下鱼钩,又或者应有一位少女,演绎着“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故事。可现在那艘船上什么也没有,也因此它能承载着无数想象。
之后去了杨丽萍曾在古镇上居住过的太阳宫、月亮宫看了看(没有买门票,就在外面走了走),这里的建筑神工意匠,十分精巧,可不巧的事,半路上下起了雨,到云南去过的人都明白,你永远也预判不准接下来的雨是大还是小,所以游人们都急匆匆地寻找躲雨的地方了。在下楼梯的时候,本来被挤得手忙脚乱的,就在这时无意抬头看见了这样一副极具禅意的景象,于是急忙拍了下来,也算是不可多得的意外之喜了。
晚饭没有做什么攻略,就在古镇上随便找了一家看起来很干净的店子,这家叫“南诏国·大理小食院”,我们点了碗米线和过江饵丝,味道很不错。饵丝其实就是将饵块切成丝,它是一种以大米为原料的一种云南特色小吃,和米线很像,但有更加有韧性。从我们进店到离店,这家店里都没什么人,我们还很纳闷儿,这家店环境好味道也不错,怎么没有人来呢?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下一期分享在洱海边骑车兜风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