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来仁和新城逛了逛,午饭是在一家叫做“大同江”的餐厅吃的,本来决定的是去吃“烤匠”,但路过时看到它招牌上写的东北朝鲜菜,便被吸引了,因为我们很少吃东北菜,就想着来这家尝尝。之所以一开始想吃烤匠是因为学校食堂的饭菜实在是太清淡了,想吃点儿辣的。之前听大寝里面来自广东的同学说这儿的菜好辣,但我觉得没有一点辣味,吃面或者米线的时候我一般都要在调味区再加几勺辣椒,但是就算加了也只有辣椒的香味,没有辣味,可能这就是“众口难调”吧。
第一道菜是东北大拉皮,是一道凉拌菜,里面的拉皮看起来有些像凉皮,但尝起来味道又不一样,比凉皮更厚实也更Q弹,嫩滑爽口、晶莹剔透的拉皮搭配黄瓜丝、胡萝卜丝和包菜丝,再辅以麻酱、辣椒油、蒜末,既开胃又带来了独特的口感。

第二道菜就是大名鼎鼎的锅包肉了,它作为东北菜的一代代表收获了大量食客的喜爱,这也足以说明这道菜有多美味。只见那肉片被炸得金黄诱人、酥脆可口,一口咬下去先是感觉到脆,之后就能感受到里面的软糯,应该是裹了一层淀粉,搭配的酸甜口汁水更是点睛之笔,酸味解腻同时丰富了这道菜的口感,而其中微微甜味又使这酸味不至于太过刺激味蕾。
第三道菜是小鸡炖蘑菇粉条,也是一道十分经典的菜,我记得在《呼兰河传》里就出现过。嫩嫩的鸡肉和鲜美的蘑菇简直是完美组合,这道菜用的并不是普通的粉丝,而是红薯粉,更好的锁住汤汁,成为了这道浓郁鲜香的菜品的灵魂。不过这道菜还是有一些缺点,有些太咸了,而且蘑菇没有用新鲜蘑菇,而是干蘑菇。


最后一道菜是甜点,我们点的是雪衣豆沙,也叫做雪绵豆沙,之前几天我就在网上看到过这道菜,说是这道菜十分考验厨师的技术,步骤繁琐,费时费力,因为要手打蛋清来制作,吃过的人都说好吃。之前都没听过这道菜,竟然刚好遇上了就点了份尝尝,结果让我有些失望,因为我以为这道菜是绵密细腻的口感,结果它的表层和里面的豆沙都分层了,而且和绵密也沾不上边,反而像很软的豆沙包,应该是厨师不太了解这道菜吧,可能也不是东北人。虽然离我的预期有差距,但味道还是不错的,特别是里面的豆沙,软糯香甜。

总体来说这顿饭味道不错,美中不足的是吃到最后有点腻。饭后我去撒露买了份冻酸奶吃,我还以为是那种冻到硬的酸奶,结果就是冷冻后的酸奶,二十八元可以加三份配料,我选的事椰子片、奥利奥饼干碎和桂花酱,这样搭配起来是酸奶变得更加香甜,口感层次也更丰富了,很不错的味道。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我们下次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