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狗肉不上席”,一些传统观念认为狗肉上桌象征着散伙或结束,所谓“打狗散伙”,这与中国人重视团圆和谐的文化氛围不符,慢慢就成了一个共识。办酒,年夜饭不用狗肉。
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人办酒,什么好吃做什么。前不久去老家吃了一个新屋进火酒。桌上就有羊肉,狗肉,牛肉,牛肚。还有油炸泥鳅。泥鳅二十几元一斤,因为饲料喂养的鱼都嫌不好吃,就用泥鳅代替。也不要“年年有余”的说头了。我很纳闷,入火席怎么能用狗肉?
上个礼拜又吃了一个白事酒,他家孩子都有正式工作,还是不大不小的领导。酒席上有牛肉,羊肉,驴肉,甲鱼,红烧猪肉。用甲鱼代替了一般的鱼。甲鱼在传统观念里认为是杂鱼,也不能上席。
我今天做了个狗肉,想起这一茬来。
狗肉味道确实好,没有羊肉的膻,比牛肉好做。不会很柴,也不会太油腻。记得小时候有了狗肉,大人总是留给小孩吃,说吃了补。吃了冬天不怕冷。应该是升阳的。我以前吃狗肉就上火,因为是阴虚体质。阴虚只能滋阴润燥。
我碰到很多人都说,狗肉好吃不会做。其实容易做。焯去血水,用茶油烧炒至金黄,用酒酿去膻。加姜,桂皮,八角,桔子皮,黄豆一起炖煮或蒸。然后加辣椒,大蒜苗回锅。做狗肉不像羊肉,是真的不用什么经验,怎么做都好吃。不让它上席是真的不公平!😂😂